发布时间:2023-06-28 浏览人数:389
橡胶之间的粘合是由于橡胶大分子链在粘合面之间互相扩散、渗透进而发生化学交联的结果。当两粘合表面互相接触时,由于分子链和链段的互相扩散和渗透,使粘合体系之间的界面消失而融成一体。影响粘合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1、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两种橡胶之间的极性差别愈小,相溶性愈好二者之间粘合越容易,粘合强度也愈高。相反,对于极性差别较大的两种橡胶之间,要获得较高的粘合力,相对来说比较困难。例如丁腈橡胶与天然橡胶之间的粘合效果就比较差。
另外,其他条件相同时,聚合物大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大,在粘合两相界面之间两种分子的相互扩散越容易,越有利于提高粘合效果。分子链中无侧链存在时,也有利于粘合。大分子链上存在短侧链,如乙烯基、苯基、甲基等会降低粘合性能。例如丁苯橡胶对任何粘合物的粘合强度均不高。且分子中苯乙烯含量愈高,粘合性能愈差。同理、具有交联结构的橡胶因分子不能向被粘物中扩散渗透,因而不能发生粘合作用,硫化胶本身不具有粘合力就是这个原因。
大分子锥的聚合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当聚合度较低时,聚合物的粘度较小,分子相互扩散能力增大,故粘着力提高。但若分子量过低,则反而会因本身的内聚力太小而降低粘着强度。故只有聚合度适当方能具有良高的粘合强度。
2、粘合胶料配方
胶料中采用后效性促进剂,能保证大分子在硫化前具有充分的扩散时间和扩散渗透程度。从而可提高硫化后的粘合强度。在胶料中适当加入某些非迁移性的增粘剂如松香、松节油及某些树脂等,可提高胶料的粘着性能。
3、被粘物表面状态及粘合温度
被粘合表面应当保持新鲜、清洁、才能保证粘合效果良好。对于未硫化胶料表面的老化氧化膜或隔离剂、喷出物,在粘合前应设法清除掉,并涂刷共溶性较好的溶剂,以利于分子的互相扩散,促进粘合作用。对硫化胶表面可用机械方法打磨或化学方法处理(如浓硫酸环化处理天然橡胶),以除去表面氧化膜,使表面新鲜或生成具有反应能力的新表面,增加接触表面积,提高粘合效果。适当提高粘合温度亦可提高大分子链热运动和扩散能力,有利于提高粘合效果。
密封难题,就找华奇!华奇将每天为大家带来硅橡胶制品行业的各类知识,欢迎您的关注。我们的产品精准尺度杜绝问题,华奇密封件专精各类医用硅橡胶制品,油封橡胶密封圈、氟胶密封圈、减震器、橡胶密封圈、机械密封圈、盾构机密封圈,护线圈等等机械密封件产品,也可个性定制哦,欢迎大家前来咨询采购!密封圈定制专线:18046903016。
上一篇: 抗静电橡胶一般应用在哪些地方?
下一篇: 橡胶减震器垫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