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1 浏览人数:800
挤出极限与间隙
O型圈在沟槽中受介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流”向间隙位置,达到密封效果。也就是说,随着压力的增加,0型圈发生更大的变形,其应力也增加,获得更紧的密封。在O型圈承受高压的情况下,会被挤入到间隙中,造成密封失效。建议使用高硬度抗挤出材料的挡圈,如聚四氟乙烯或硬的橡胶材料。
在静密封的应用中,可以通过修改沟槽设计来达到不使用挡圈即可承受更高的压力。设计时我们应该注意使间隙尽可能小。挤出极限的大小取决于O型圈的硬度、工作压力及沟槽间隙的大小。O型圈沟槽的径向间隙必须保持在一定的径向间隙范围内。若公差太大,会导致O型圈从间隙挤出。允许的被密封元件之间的径向间隙取决于系统压力、O型圈截面直径和O型圈的硬度。对压力大于5Mpa且O型圈内径大于50mm;以及压力大于10Mpa且内径小于50mm;我们推荐使用挡圈。聚氨酯材料O型圈由于具备优异的抗挤出能力和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可以采用较大的间隙。
挡圈
挡圈是挤压型密封件(如O型圈)的补充,本身并不是密封件。使用挡圈的目的是为了减少O型圈及类似密封件低压侧的间隙,增加挡圈的结构将会承受的比单独使用O型圈大很多的压力。
挡圈材料
挡圈材料主要为NBR和氟橡胶以及PTFE,根据不同使用环境,我们会推荐不同材质的挡圈供客户使用。
挡圈应用
选用O型圈时一定要考虑橡胶的硬度,对于一般使用场合,通常我们推荐使用硬度为70度,因为在70度时材料便可以获得较佳的综合性能。对于在高压环境中使用时,一般的70度材质比较容易挤出。但是采用硬度超过邵氏85度在动态环境中会很少获得成功,因为硬度高的材料不容易跟随密封表面(如缸体壁)的粗糙度变形。利用低硬度的O型圈的耐磨性和抗高压的挡圈,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密封性能本公司正致力于不断完善库存和开发新的产品。从而解决了进口产品周期长、价格高等问题。
上一篇: O型密封圈选型设计准则
下一篇: O型圈看似简单,你用对了吗?